2025年3月18日傍晚18时30分,厦门海沧区沧江文体中心的羽毛球馆内,一场与死神的较量悄然拉开序幕。某男子在运动中突然倒地不起,现场球友迅速反应:
✅ 18:20 发现患者倒地,经评估无反应呼吸异常,立即拨打120并启动心肺复苏(CPR)
✅ 18:25 场馆工作人员迅速取来AED,开机并启动设备。
✅ 18:26 AED智能分析心律,随即语音提示“建议除颤”。
✅ 18:27 一次电击后,患者迅速恢复了自主呼吸与心跳!
随后,患者被紧急送往医院接受进一步治疗。据医院方面透露,患者目前已脱离生命危险,正处于康复之中。值得注意的是,从患者倒地到成功复苏,整个过程仅几分钟。在这场与时间赛跑的救援中,安保医疗AED发挥关键作用。该设备于事发前不到一个月刚刚配置到位,其高效性能在此次事件中得到充分验证。
据悉,现场工作人员之所以能够迅速反应并实施有效救援,得益于文体中心对运动安全的高度重视和前瞻布局。文体中心不仅配备安保医疗AED设备,还特邀专业急救培训团队对全体员工进行系统的应急救护培训。通过实操考核,每位员工都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技能和AED操作流程。
而短短一个月内,AED发挥关键作用。此次事件再次证明体育场馆配置AED设备的必要性,也进一步证明常态化急救培训的重要性。
作为心脏骤停的高发场所之一,运动场馆配置自动体外除颤器(AED)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和紧迫性。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相关部门发布的《公共场所自动体外除颤器配置指南(试行)》,明确要求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,包括体育场馆,应优先配置AED设备。这一政策导向充分体现了国家对公众生命安全的深切关怀。
从医学数据来看,心脏骤停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与急救响应时间密切相关,每延迟1分钟,存活率下降7%-10%。体育场馆由于运动强度大、人员密集等特点,发生心脏骤停的风险显著高于其他场所。配置AED设备并配合专业培训,可有效缩短急救响应时间,将抢救成功率提升至50%以上。
近年来,安保医疗AED已在全国多个体育场馆成功挽救众多心脏骤停患者,急救成功率位不断提升。有力彰显安保医疗产品的卓越性能,为推动我国公共场所急救体系建设提供宝贵经验。
未来,安保医疗将继续秉承“技术为生命赢得时间”的理念,加大研发投入,优化培训体系。为提升我国公共场所急救能力贡献更多力量,助力“健康中国2030”战略目标的实现。